NFC支付NFC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,即时采用NFC技术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)通过手机等手持设备完成支付,是新兴的一种移动支付方式,举例4种:
1、银联闪付,需要到银行用其特定的圈存机存钱进闪付的电子账户,一旦存入之后,这笔钱只能用于闪付,要到专门的POS机才能转回银行账户,支付的时候,卡碰一下 NFC POS 机。
2、Apple Pay,目前仅支持 iPhone6 和 plus,将手机靠近 NFC POS 机,手机自动亮屏,把手指放在 home 键上,通过指纹识别就付款成功。
3、Google Wallet,支持带 NFC 功能的 Android4.4及以上的手机,能添加几乎所有银行的信用卡,但是只能在美国境内支付,每天每部设备限额1000美元,使用美国身份证验证后,无限额。
4、澳洲各大银行的 NFC 支付。一般澳洲四大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都能用 NFC 支付,单笔金额100澳元以下,直接碰一下卡就支付成功,超过100美元需要插芯片输密码。一般卡里有两个账号,储蓄账号和支付账号,可以使用手机 App 很方便地在这两个账号间实时转账。
近场通讯(NFC)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,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。所谓的近场通讯(NFC)技术则是一种近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,可用距离约为10厘米,可以实现电子身份识别或者数据传输,比如信用卡、门禁卡等功能。早期借助这项技术,用户可以用手机替代公交卡、银行卡、员工卡、门禁卡、会员卡等非接触式智能卡,还能在轻松的读取广告牌上附带的RFID标签信息。
现在,随着这种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应用,可以在移动设备、消费类电子产品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。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、触控式的解决方案,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、访问内容与服务。
卡模式(Card emulation):这个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IC卡。[来源请求]可以替代现在大量的IC卡(包括信用卡)场合商场刷卡、公交卡、门禁管制,车票,门票等等。此种方式下,有一个极大的优点,那就是卡片通过非接触读卡器的 RF 域来供电,即便是寄主设备(如手机)没电也可以工作。
点对点模式(P2P mode):这个模式和红外线差不多,可用于数据交换,只是传输距离较短,传输创建速度较快,传输速度也快些,功耗低(蓝牙也类似)。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链接,能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,如下载音乐、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。因此通过NFC,多个设备如数位相机、PDA、计算机和手机之间都可以交换资料或者服务。
读卡器模式(Reader/writer mode):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,比如从海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。
NFC和蓝牙都是短程通信技术,而且都被集成到移动电话。但NFC不需要复杂的设置程序。NFC也可以简化蓝牙连接。
NFC 略胜 Bluetooth 的地方在于设置程序较短,但无法达到Bluetooth的低功率。
NFC的最大数据传输量是 424 kbit/s 远小于 Bluetooth V2.1 (2.1 Mbit/s)。虽然NFC在传输速度与距离比不上BlueTooth,但是NFC技术不需要电源,对于移动电话或是移动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,NFC的使用比较方便。NFC的短距离通信特性正是其优点,由于耗电量低、一次只和一台机器链接,拥有较高的保密性与安全性,NFC有利于信用卡交易时避免被盗用。NFC的目标并非是取代蓝牙等其他无线技术,而是在不同的场合、不同的领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。
NFC 兼容于被动式 RFID (13.56 MHz ISO/IEC 18000-3) 基础。
NFC支付的优点在于其快速、便捷、安全的特点。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POS机即可完成支付,无需携带现金或刷卡,节省了时间和空间,同时也减少了病毒传播的风险。
此外,NFC支付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加强,采用了加密技术和指纹识别等措施,更加可靠。但是,NFC支付也存在一些缺点,如需要设备支持、网络连通和电量消耗等问题,还未完全普及。
手机的那个NFC没啥实在的用处,就是类似于蓝牙的一个传东西的东西,一般10厘米范围内,诺基亚的一些新出的机子都有的,htc 摩托罗拉的也有,还说能近距离支付,不过,我感觉还很遥远,那个破功能没啥实在用处,而且传东西还很慢的,所以买个带蓝牙3.0的,2.1的也行,不必太在乎那个功能的。这样解释可以明白吗?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